德侑實業有限公司設立於民國92年,憑藉著對複合材料的專業,以獨特的專業技術長期為各大品牌OEM、ODM提供產業全方位服務。
我們每天有1/3的時間需要枕頭先相伴。這也是身體、器官獲得休息的寶貴時刻...偏偏,我們卻很容易因為睡到不適合自己的枕頭,睡得輾轉反側、腰酸背痛,又或還沈浸在白天的煩惱、緊張明早的會議、害怕趕不及早上的飛機等等...讓我們的睡眠不夠優質、不夠快樂、沒有辦法快速入眠。
德行天下創辦人有鑑於過去開發各類生活產品的經驗,便想利用本身所長,結合各類複合材料的特性,投入枕頭開發的行列。
從枕頭模具開發、材料研發、創新製造到整合顧客需求過程中,了解到一款枕頭的製作,除了要解決一般乳膠枕悶熱且不透氣的問題,更要同時兼顧到人體工學的體驗性,創辦人常說:「一個好的枕頭,支撐透氣兼顧,仰睡側睡皆宜,才能每天快樂入眠。」
現在導入石墨烯加工技術,讓枕頭的功能性更上一層樓
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強度、柔韌度、導電導熱等特性。它是目前為導熱係數最高的材料,具有非常好的熱傳導性能
德侑實業有限公司為了替自己身邊重視的人們做好一顆枕頭。不論是在外形,還是在舒適度上都能達到最好的需求,即便現今許多的工廠因成本上的考量,顧了外形,忘了內涵,但德侑實業依然不忘在品質上的「堅持、 執著」。
引進先進的加工技術,就是要給消費者最佳的產品
開發、研究、創新以及對材料的要求是德侑實業開發枕頭的初衷,憑藉獨特的專利技術將極其珍貴的天然乳膠與千垂百練的備長炭完美結合後
創造出獨家環保無毒的TakeSoft 徳舒孚專利綠金乳膠;乳膠材料,備長炭,石墨烯應用提高到更高的層次。
同時具備防霉、抑菌、透氣、除臭、遠紅外線等五大功效,並榮獲多國發明專利。
生產過程採用專線製造專利乳膠材原料,全自動化生產保證品質與產量穩定,達到品牌客戶的最高要求。
石墨烯枕頭製作開模一條龍:
選材品管
原料調配
成品製造
包裝設計
若您有枕頭開發構想或是想OEM自己的品牌,歡迎預約現場諮詢,體驗無毒的TakeSoft 徳舒孚專利綠金乳膠做製作的枕頭,用最專業MIT精神幫助您打造你的專屬品牌。
德行天下:
地址:427臺中市潭子區雅潭路二段399巷200 -7 號
電話:04-2531-9388
網址:https://www.deryou.com.tw/contact.php
RR1515CEFE15ERFE |
枹木小學坐落于兩座山之間,兩座高山就像是兩堵巨墻,隔斷了這所小學與外界的聯系。學校門口有一條河,蠻清澈,枯水期是小河,豐水期則是大河,一般情況下,河的流速緩慢,深度最多也只是漫過孩子們的膝蓋。這條河是孩子們的樂園,夏天,他們能在河里和小魚、小蝦、小蟹玩得不易樂乎。河從上游到下游貫穿了十來個村子。假小子就生于這條河的上游,而學校所在的這個村子則位于河的中游。 三年級是小學六年的一個界點,一個曖昧的界點。這個時期的孩子,比一二年級的少了一分對生活的任性,多了一分對世事的思索;比四五年級的多了一分對生活的懵懂,少了一分對真假丑惡的判斷力。 假小子上三年級的時候,16歲的傻子嫁到了學校附近的一個人家。因為距離學校很近,所以總能在學校周邊見到傻子的身影。小孩子們總愛惹她,“傻子傻子”地嘲笑她或者跑到她面前,沖她擺個鬼臉,成功把她惹毛,然后一個個笑著跑開了。傻子總是沉默著,對于孩子們的玩鬧,她只是愛答不理地應付著。她喜歡通過校門往學校里面看,或者靠在校門邊上,邊聽孩子們的讀書聲,邊望著校門口的那條小河發呆,她總是這樣一呆就是一整天。她的娘家,就在這條河的下游。 假小子和其他小孩一樣,喜歡惹傻子玩兒,但她又和其他小孩不一樣,她不以“傻子”這個稱呼戲弄傻子,她只是對傻子充滿了好奇,就是很簡單的,一個孩子,對于新事物的好奇,畢竟“傻子”能被允許在學校周圍出現,確實是件稀奇的事情。 很多孩子對于事物的新鮮感實在是有限,就比如許多的小孩昨天才興高采烈的去上學,今天就吵著鬧著不想上學了。傻子在學校周圍出現不到一個星期,孩子們便不再對她感興趣,轉而繼續投入自己的小游戲中去了。假小子則不太一樣。下了課后,她不再與同學去河里捉蝦摸魚,也不去田埂上玩泥巴了,她只是一個人,圍著那傻子轉悠。在只有她倆的時候,假小子總會好奇的問傻子:“你叫什么名字?你會寫字嗎?你會唱歌嗎?”但是她從未得到過回答。也正是因為她時常與傻子接觸,她才漸漸了解到,傻子不僅僅是個傻,還是個啞巴。而在此期間,假小子也多多少少聽到了些關于傻子的事。 傻子小的時候,發了一場高燒,腦袋好像燒壞了,那時候太小,還沒來得及學會講一句完整的話,所以也就成了啞巴;傻子的家人擔心她嫁不出去,在傻子十六歲的時候,就把她嫁給了一個三十多歲的男人……這些都是假小子從學校的女老師跟學校周邊的婦女的談話中聽來的。 “你叫什么名字?你會寫字嗎?”這樣的問題,假小子每天都會問傻子一遍,即使她從未得到過回答。在只有她們倆個人的時候,假小子從不用“傻子”稱呼她,又因為不知道名字,所以就只叫她“你”,但是同學們偶爾來嬉鬧傻子的時候,她又會和其他小孩一樣,叫她傻子。因為,在這個地方,似乎只要是大家都認同的事情,就會是真理,若是有一個人不順從,那么那個人就會成為一個另類,而假小子不敢成為那個另類。 假小子認識傻子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傻子是不理會她的,無論假小子怎么纏她、問她,她連眼皮都不眨一下,但這依然不能磨滅假小子對她的好奇。一到中午,假小子就會去找傻子玩兒,不知是妥協于假小子的纏人功力,還是感受到了她的善意,久而久之,傻子不在不理會假小子了。假小子對她說話時,她會注視假小子的眼睛,不時發出“呃呃啊啊”的聲音,似乎是在對假小子的話做出回應,這無疑是對假小子最大的鼓勵。 一天中午,假小子照常和傻子在校門口“聊天”。當然,就是假小子在說,傻子在聽。那是一個被雨水浸濕過的午后,泥巴路上有大大小小的泥坑。于是,假小子就摘了根小木棍,蹲在路邊,在濕軟的泥路上寫寫畫畫,寫花了又抹平,然后又寫。假小子就這樣反反復復地玩著,不亦樂乎。傻子站著看了假小子一會兒,便也學著她,摘了跟小木棍,蹲在假小子身旁,似乎是想寫些什么。假小子驚奇于傻子的反應,笑著問她:“你想寫字嗎?我教你吧!”于是就在抹平了的泥地上規規整整地寫了個“文”字,“來,你跟著這個寫吧。”假小子看著傻子說。傻子盯著那個字看了一會兒,然后就在地上認真地畫了起來,但是很明顯,她并不是跟著假小子寫的,而是寫她自己的“字”。那似乎是個筆畫很多的字,傻子認真的畫好之后,就很驕傲似的看著假小子。假小子盯著傻子畫的那個“字”好一會兒,也沒能認出那是個什么字。那似乎是“慧”字的上半部分,“難道她想寫‘慧’字?”假小子想。“你這是什么字啊?這是你的名字嗎?”假小子問傻子,但傻子沒有搖頭或點頭,只是驕傲地笑看著假小子。她們倆的這個畫面,被學校里的那個女老師盡收眼底。 預備鈴響了,假小子進了校門,準備進教室時,被女老師叫住了“你和那傻子在外面干什么呢?”女老師笑笑地問,“哦!龍老師好,我剛剛在教她寫字呢!”假小子很自豪的回答,“哦……那她能懂嗎?”女老師似是戲謔地問,“這個啊……我也不知道,應該是懂得吧。”假小子不自在地摸摸頭,心里有些不舒服。正好這時上課鈴響起,假小子便匆匆進教室上課了。 隨著假小子和傻子的日漸熟絡,傻子便經常進到學校里面來找假小子玩,并且時常帶著許多小零食。傻子很喜歡分零食給假小子,但大部分時候,假小子是不會接受的,因為她不想聽見同學說她是為了傻子的零食才跟傻子一起玩兒的。在假小子看來,傻子好像有花不完的錢,因為她幾乎每天都在吃零食。小孩子就是這樣,以為每天能吃到想吃的零食,就是很有錢了。在假小子的記憶中,父母從沒給過她零花錢。有時候,假小子很羨慕傻子,特別是看到她很多買零食的時候。傻子總分零食給假小子,雖然很饞,但假小子還是強忍著,那是她自己的堅持。 喜歡吃零食應該是每個小孩的天性,也正是因為這個“天性”,使假小子做出了一個令她很長一段時間都內心不安的事情。 “一日之計在于晨”這句話,在農村被體現得淋漓盡致。每天早上,假小子的父母都會早早地出門干活。星期一這天早上,父母出門后,假小子偷偷溜進了父母的房間,在母親的包里偷拿了五角錢,然后飛快地逃去了學校。 午休的時候,假小子在小賣部里買了些零食,然后帶著傻子一起去校門口的河岸邊吃,全都是一角錢的東西,看起來有些分量。她倆坐在河岸邊,慢慢地吃著東西。假小子吃完了一包零食后,就自然地把垃圾紙扔進河里,這是這里的孩子常做的事,他們喜歡看著垃圾紙像小船一樣順流而下,也沒人告訴他們這是否正確。但是,假小子剛把垃圾紙扔進河里,傻子就猛地沖了過去,將那個垃圾紙截了下來。河水沒有多深,剛剛到小腿處而已,但傻子就這么沖進河里去,她腳上的鞋還是全濕了。假小子看著傻子拿著垃圾紙從河里慢慢走上了,她有點呆住了,她的心就像被錘子狠狠錘了一下,難受極了。傻子也再沒有其他的過激表現,走到假小子旁邊坐下,繼續吃零食。假小子緩過神來后,并沒有說什么,也繼續吃,但她吃著吃著,就哭了起來。她不明白自己為什么哭,把頭埋得深深的,不讓傻子發現,“這辣條也太辣了。”假小子想。 假小子懷著忐忑的心情回到家,做什么都是小心翼翼的,但是家里的一切現象都很正常,沒有什么暴風雨的前奏。接下來的幾天,父母都沒有任何奇怪的表現,假小子這才稍稍寬了心,但那“五角錢”事件卻并沒有從她的心里抹除,直到大年三十那天。 大年三十這天晚上,假小子的父親發給了她三塊錢的壓歲錢,但她卻趁她父母沒注意的時候,將其中一塊錢放進了她母親的包里,她不太并不是懂什么利息關系,她只知道這樣做能夠心安。 假小子以為她跟傻子的友誼可以天長地久,但事實上不過一年。 假小子四年級的時候,傻子依然每天來學校找她。假小子上課,傻子就站著窗外邊吃零食邊往教室里看,一會兒看講臺上的老師,一會兒看假小子;假小子下課后,傻子就跟在她身后,就像起初,假小子跟著她一樣。她們倆之間的互動,最終還是迎來了閑言碎語。假小子好像被同學們劃分為了傻子那一派別,被嘲笑和戲弄,為此,她沒少跟同學打架。 假小子生來固執又自尊心極強,最受不了別人對她指指點點,即使她能在別人對她指指點點時,還之以暴力,但她還是在不知不覺當中,漸漸疏遠了傻子。傻子再來學校找她時,她已不復之前的熱情與友善,只是盡量避著,避著傻子,也避著自己的心。 這天,下了課的假小子沒有像往常那樣出去玩,傻子就在窗外看著她,她卻只裝作沒看到,趴在桌子上準備睡覺。一個男同學見她這樣,笑著走到她的桌前,拍拍她的桌面說:“嘿!人家傻子在外面等你呢,還不出去?”邊說還邊往窗外瞥,語氣中是一如既往的嘲笑意味,“關你屁事啊!”假小子不耐煩的抬起頭看了一眼男同學,又準備趴下睡覺,“哎!別急著睡啊,我最近剛從龍老師那學到一句話,想問問你有沒有聽過。”男同學干脆坐在了假小子的前桌的桌子上,痞痞地說。“有話快說,有屁快放!”假小子對他的忍耐早就到了極點,當然不會有一句好話,“嘿!沖得很嘛!算了!那句話是這樣的‘一個人啊,要是跟傻子相處久了,也會變成傻子’你說這句話對不對啊?”他的話剛說完,周圍的同學就都笑了起來。假小子怒不可遏,使勁兒一拍桌子,站起來直指著男同學說:“你有種再給老子說一遍,誰是傻子!”一時間,周圍都靜悄悄地。男同學沒想到假小子會如此激動,屁股一臺從桌子上跳下來,邊往自己座位走邊說:“切!反正我又不是說你。”很明顯,他的語氣弱了不少。男同學走了之后,假小子才緩緩往窗外看了一眼,傻子依然站在那里,手里拿著個棒棒糖,開心的看著假小子。但假小子就只是看了一眼而已,沒有任何回應。假小子坐回凳子上,用手枕著額頭,繼續睡覺了。傻子還是看著假小子,她不知道,假小子不會再出去找她了。 午休結束,預備鈴響起,假小子從“睡夢中”醒來,舒舒服服地伸了個大的懶腰,有意無意地往窗外瞥了一眼,“很好,她走了……”假小子在心里長長的舒了一口氣,然后拿出書來,悠閑地翻著。好似什么都沒發生,心情好到了極點。只是,她那一直垂在桌子下的淚濕的左手,和她那雙紅得不敢與人對視的眼睛,全都落入了同桌的眼里。 假小子沒再主動去找傻子玩兒,甚至專門為了躲傻子,她又回到了與同學們捉蝦摸魚的日子。很奇怪,即使她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跟同學們一起玩,但當她想要回到這個小團體的時候,卻出奇的容易。 也許這就是傻子與假小子的區別吧,假小子能在一朝一夕之間尋到自己團體和伙伴,因為她有一顆健全的腦袋。而傻子呢?她只能在有人愿意接觸她時,細細考察,慢慢琢磨,再接受,然后信任;但是,當這個人突然要離開她時,她只能無所適從,只有緊緊抓住,即使希望渺茫。 假小子再未與傻子獨處過,當傻子向她走近時,她只是默默地與嘲笑著傻子的同學們一同跑開,留傻子在原地,呆呆地望著她們跑去的方向,她不知道,假小子再也不會與她一起了…… +10我喜歡
人人都有弱點,不能成大事的人總是固守著自己的弱點,一生很難有轉變。而一個能成大事的人總會尋找自己的弱點,從自己的弱點上開刀。沖破弱點,一個連自己的缺陷都不能糾正的人,只能當失敗者。 小時候聽過一首歌;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想要超越別人必然要付出比別人多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努力。上天是公平的,不會讓碌碌無為的人享受成功,更不會讓艱辛付出的人白白努力,成功靠的是奮斗,奮斗就要堅持。歷史上著名的音樂家貝多芬雙目失明并且兩耳完全失聰,但他依然寫出了大量膾炙人口的作品。貝多芬說過這樣一句話,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他決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因為兒時的不懂事、貪玩。外加上自己本來身體就不好,患有血友病,一旦摔傷碰傷流血是很難止住的,導致現在腿腳不方便。 殘疾是不幸的,但生活不會永遠不幸。因為在除掉強者和弱者的名頭后,我們首先都是人,沒什么不一樣。弱者不是無限索取的源頭,即使別人因為你的弱勢而施舍給你想要的東西,那也僅僅是施舍,是弱者而不是一個乞丐。 失去的一定要努力找回來,想要的一定要努力爭取,只有痛過后才能更加堅強,流過淚后才會更加勇敢。也許生活中不只有陽光,也會有云層遮蔽陽光, 將我們塵封在黑暗的角落。 這時,要勇敢的面對, 努力爭取,心懷對陽光的向往, 讓心靈飛到云層之外的藍天,擁抱陽光,笑對坎坷;而弱者只會在于云層下凄凄哀嘆, 永遠無法超越云層讓心靈獲得自由飛翔的快樂。 命運折斷了希望的風帆,童年的坎坷帶給我生命存在的絕望,溫暖的手撫平我刻骨銘心的傷痕,愛讓成功的彼岸還在,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百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人生短暫,在這短暫的生命里,讓自己的生活充滿幸福。悲傷不過是懦弱者的通行證,努力成功才是勇敢者的座右銘。 身體的原因讓我以后的生活有了許多限定,而所謂的出路在我理解就是沖破障礙都是路。不管你是怎樣的一個人,總會有人看得起你,有人看不起你。讓喜歡自己的人看得起,也是一種成功,在別人沒有放棄你之前,不是不可以放棄自己,而是沒有權利放棄自己。不給自己任何借口,秉持這種信念,就能斬斷后路,只有不斷的努力超越自己信念,才能收獲屬于自己的成功。 付出就必定有收獲,而收獲的好壞還是在于自我,不要去找客觀原因,不要去推卸職責,勇敢地應對現實,人生總有坎坷,不用畏懼,以后再發奮,只有付出才能收獲,沒有不勞而獲的美差事。史鐵生摔了一跤,沒有了雙腿,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沉重的打擊。但他沒有因此對生活失去信心,而是用自己的大腦和雙手去表達對生活的無限熱愛。(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人的一生,不知道要遇到多少坎坷和磨難。很多事情都是在無法預料中發生。而體弱多病的我更加要勇敢的面對困難,選擇堅強地走下去 。要學會不抱怨,不去怨天尤人,有時候,處境不太好,會抱怨,就像海水永遠在那里低聲嗚咽。如果那樣不停地去抱怨生活,抱怨身邊的人和事,那么會活的很累、很累,終有一天,會被生活所拋棄。人生路上有風有雨,到處是荊棘叢生,只有去奮斗,去拼搏,才會有鮮花和掌聲在等待著我們。名人說過,挫折對無能的人是一個無底深淵,而對那些敢于面對挫折的人來說,它是一塊成功的踮腳石。 初中畢業就沒有再去讀書,缺乏了許多知識,經驗,唯有在家自學。天道酬勤,付出了勤奮和努力總會獲得回報。克服重重困難,能堅持走下去,就是贏者。聰明的人如果不勤奮,也會慢慢變得愚笨。不聰明的人如果勤奮,也會慢慢變得聰明。不管是學習還是工作,勤奮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人生的路上,每個人都在奔跑,總在趕超一些人,也總在被一些人超越。欣賞沿途的風景,抵達遙遠的終點;尋找一種最適合自己的速度,莫因疾進而不堪重荷,莫因遲緩而空耗生命;人生的快樂,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景,超越他人不要得意,被他人超越不要失去志氣。在絕望時,閉目回想多少愛的圍繞,想想存在的意義。沖過云層的那一面將會看見一片蔚藍的天空,在那里實現自己的夢想。 +10我喜歡
原創:高原麥客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些問題。我寫的東西有人看嗎?究竟有多少人再看?我寫的東西對別人有用嗎?究竟對多少人有用?通過寫作,是否真正達到自我內視和成長的目的? 寫作兩年多了,總感覺自己在原地打轉轉,完全沒有突破自我,從自己的夾縫走出來,融入更大的疆域。說是寫作,其實就是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無非就是自己的一些認識、感想、體驗、教訓和對情緒的宣泄,完全稱不上作品。 不是無話可寫,總感覺現在這種寫作狀態,完全是應付差事。別說什么工匠精神,或者好好打磨一篇文章,只修改一遍,就會匆匆的發布。為了數量只好犧牲質量。其實寫了這么久,還是不能從原來的局限中跳出來。 花在寫作上的時間至少超過2300個小時,各種寫作方面的書籍也看過不少,各種寫作的技巧和風格也在不斷的嘗試和探索。即使這樣,有時還是會莫名其妙產生厭倦的念頭。要不然就不寫了,想好了再說,可又覺得實在是太可惜。自己的問題究竟出在哪里? 最近比較清閑,重讀吳軍老師的《硅谷來信》。再一次被老師博大精深思想內涵,海闊天空的精神境界,以及博古通今的知識體系,精益求精的專注態度所震撼。特別他在他寫作《文明之光》那本書的時候,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光是《哈佛中國史》,他就讀了好幾遍,很多需要引用的部分,都做了詳細的注解。 對照自己每天的寫作,大多數時候,都是在毫無準備,毫無計劃,沒有任何綱要的支撐下,在大腦里東湊西拼出來。只能算是毛坯,沒有框架,沒有內容,沒有立意,完全是一種信馬由韁的感覺。難怪讀者會越來越少。 產品思維里提到一個普遍的現象,用在寫作里,也是一樣的道理,叫“第三眼美女”。第一眼看的時候,感覺“哇,這個人好牛,竟然能寫出這么多的文章。”進而被震驚。第二眼的時候,覺得文章基本上符合大眾的口味,寫的還像那么回事。看到第三眼的時候,就會覺得一無是處。雖然表面好看,可毫無用處,不值得在上面浪費時間。 為什么會這樣?因為素材匱乏。大多數文章可以稱為“無病亂呻吟”。看那些牛人寫的文章,不是一個道理接著一個道理,而是一個故事接著一個故事。人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在讀故事的同時,已經把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主張和立意全部的理解吸收。 而對比自己寫的文章,干巴巴的一堆文字,或者干巴巴的一堆道理。把讀者搞的云里霧里,讀者卻不知道我是寫文章還在說。開始就沒有和讀者建立一種平等的合作關系。素材的嚴重匱乏,讓文章單擺浮擱在那里,沒有溫度,沒有情感,沒有故事。完全是一種自話自說,文字的堆壘。 早在2016年開始寫作的時候,除了訂閱幾個付費專欄,買了很多寫作方面的書籍。也付費注冊了“印象筆記”,就是想為寫作積累豐富的素材。印象筆記用了一年多,由于續費,也由于換了電腦,新電腦上的ID和老的印象筆記不一致,續費不成功,嫌麻煩,就把做筆記的事情暫時擱置。 前一段時間,通過多方聯系,重新開通“印象筆記”,但也已經過去一個多月。現在看書,基本上都是在書上直接劃線,很少做正規的讀書筆記。以至于每次寫作的時候,才撓耳抓腮,冥思苦想,東拼西湊,也在情理之中。 自從寫作以來,為了保證持續不斷的輸出,輸入是必然的事情。期間也看過不少的書,但能用到文章中的素材寥寥無幾。看書的時候,熱血澎湃,感覺書中很多東西都能拿來為我所用。但真正寫作的時候,已經想不起任何東西,走馬觀花的看一遍,最后又都還給了作者。 人的大腦儲存的能力是有限的,況且現在和過去有本質的區別。過去的知識是固化下來的,就那么多。現在的知識已經多到你根本想象不到。 打個比方,如果把知識比作水,過去水很少,憑自己的記憶能力,基本就能把這些知識裝到自己容器里。現在的知識已經是一片汪洋大海,如果不使用便捷工具,把那些有用的知識暫時儲存下來,看似你花了時間進行閱讀,但大多數時候,只是做了一些無用功。 這幾天,正在看暢銷書作家特倫斯.謝諾夫斯基新書《深度學習》,明白了一個道理,未來是一個數據為王的時代,誰擁有更多的數據,誰就擁有了頭部效應。現在的阿里、騰訊、facebook、Google等互聯網公司,其實一直在暗里明里搶奪大數據資源。 無論是以后的無人駕駛汽車、自然語言的翻譯工作、語音識別系統、AI醫療、金融科技、深度法律、新教育體系都離不開基礎數據的喂養。而且數據越多,你所使用的人工智能越精準。作為寫作者,我們不但要有清晰的思維,敏銳的視覺,和對未來的前瞻性,更要建立自己素材庫。素材才是喂養我們成長的最好肥料。 前一段時間,在寫作群里,看到有人在推薦一種新的筆記方法,叫做“卡片筆記”,就是把所有的知識點,通過卡片的形式,記錄到同樣大小的卡片上,像撲克牌一樣,進行編號、分類。使用的時候,可以拿出來,輕松的組合,很容易就能拼出一篇文章來。 現在想來,其實寫作上的工具非常多,方法也非常多。很多都是抱著急功近利的思想,把心思都用在如何寫上,而在素材的積累上,并沒有花多少時間。其實寫任何文章,都應該是在現有的素材上,提高、改進和迭代,而不是新的開始,或者自創。 把標題解釋的再明白一點,想寫出好文章,你必須做好自己的讀書筆記,為寫作積累相當數量的素材。怎樣記讀書筆記?有一個很形象的類比,就如同小偷到別人家里偷東西,除了把水槽之外的所有東西都搬走——然后回過頭再去把廚房的水槽搬走。 萬維鋼在《萬萬沒有想到》這本書里,提出了刻意練習有三個共同點,用在素材的積累上,一樣有效實用: 第一,不好玩。無論是寫文章,還是素材收集,都不要抱著“寓教于樂”的思想,認為蜻蜓點水式的學習或者看書能對你有多大幫助。而要用嚴肅的態度,做好正確的閱讀,和素材的收集。要用強力研讀的態度,來寫讀書筆記。 第二,用時少。不是讓你整天泡在書里,做一個看似忙忙碌碌的偽學習者。一個人每天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刻就那么幾個小時,好鋼要用在刀刃上,用最專注的時間,讀書和做好個人筆記。素材積累不在少,而在于精。 第三,不追求快。李笑來建議“只字不差”的閱讀,萬維鋼建議“強力研讀”,就是不讓你為了讀書而讀書,或者為了記筆記而記筆記,起碼,你要在自己的大腦里形成一個簡單的助記詞,以便于一下次檢索的時候,快速方便得到你想要的素材。 小時候常聽大人們說:“家中有糧,心里不慌。”如果你有個非常強大的素材庫。這個素材庫里裝著江河湖海,裝著上下五千年,裝著日月星辰,或者整個宇宙。剩下的事情,就是把這些網狀的素材,通過樹狀的句法進行梳理后,再用代表自己風格的文字展開就行。 這樣看來,寫作就是讓一些美好的故事換張面孔重現罷了。素材庫,就相當于我們的兵械庫,平時管好,寫作時才能自由發揮,信手拈來。 +10我喜歡